從未有人向我推薦這作品,書或電影都是。如果是我自己上圖書館,架上見到了「阿拉斯加之死」這樣淒冷的書名,碰都不會碰它死掉的書皮一下;如果我不小心在座下哪一個陰鬱的人手中瞥見這書封,真的是一台公車和一個孤獨的男人的影子,下個星期天和牧師一同為世上的人禱告時我會特別在最後兩秒鐘念起他。
我是說,我們都曾經憂鬱得想過要死,可那是不圓融青春期時發生的念頭,這麼自我中心、敏感衝動的青春期都活生生熬過去了,年歲大一些學到了寬厚和豁達,還有甚麼非終日擺上鬱鬱寡歡表情不可的理由?
今天我看到的是電影作品,原名Into the wild,完全是陸譯「荒野生存」四個字首先吸引我的。我很關心一個人體能的極限,我以為會在其中看見野外求生的種種好技巧。播映中途,才發現這一部就是十八年前問世的那一本淒冷小說、七年前台灣並未同步上映的怪名字電影,沒錯,我確實看到了一些求生本事,但它所談及的不是那些本事,而是逃脫包圍著我們的「城市」。
大家知道現在的超能英雄們是越來越有錢了,人高帥,樓房也高美,又從容,又強,整個社會思維就浮蕩在這些最賣座的鉅額動作片所構成的謊言之中,追求著陌生人塑造的美夢。
尤其城市,最貪婪,最虛偽。
這大概是所有城市人在夜半登樓眺望夜景時,會油然而生的感覺,集體的感覺成形了,總有人站出來突破,今天這男主角就是將突破具體行動出來,很坦率地在畢業當晚捨下高材生的身份,捐出存款24000美金,包袱一拎,遠走他鄉。
是反浮華、反虛假,亦即是反城市、反社會。
一個自我中心的反社會青年,能走多遠?這部超過兩小時的電影之中,他一次也未給家裡聯絡過,直到行旅一年數個月,走到夢想中的極北境阿拉斯加,終於誤食毒草死去為止。對23歲的年輕人來說,這確實夠刻苦、夠遠了罷?旅途中曾萍水相逢的夥伴見他向北方走的意志極其堅決,問:「你爸媽在哪裡?你看起來像是個被愛的孩子,應該對你爸媽公平一點。」我以為這問題是直指核心的,料不到男主角剛好利用這百無縫隙的問題表達自己的決心:「我用梭羅來解釋:『不要給我愛、金錢、信念、名望、公平,給我真相。』」
不要虛假,追求真理,真理就是回歸自然,以野葉和莓果入腹,以體力和子彈狩獵,在荒野生存著,也不要證明甚麼,僅僅是能夠生存著,這就是主角所要的一切。就像他的心靈導師梭羅和傑克倫敦。
十六歲的孤獨女伴,主角老兄並沒有踰矩 |
主角老兄在荒野感受到快樂 |
主角老兄在海邊思索 |
主角老兄驚豔於自然的威力 |
導演西恩潘(Sean Penn),包攬各影展獎項的著名影帝,在本片中以較慢的節奏來呈現沈重的議題,社會對他私生活的風評一向不佳,也許是這樣大起大落過的人,才可以把荒野景致以外、主角與旅人相處時的對話和舉止,也構築得相當巧妙:整體社會是疏離冷漠的,流浪者、旅人本身因而是甚麼也不在乎的一群,然而彼此之間也有一種緊密的關心,既然所謂「民粹」、「市容」、「救濟」這些假團結詞彙的本質是那樣的靠不住,從中偶爾逸出的一兩個獨立個體,反而真誠相見,能成為信任和快樂的來源。
主角老兄確實也追求快樂,像他這樣孤身上路的人,也不禁把曾結識的好夥伴,用小刀一筆筆刻印在皮帶上。導演,或小說作者是明察人性的,人為甚麼會孤獨呢?在主角老兄將如蛇紋般畫滿故事的皮帶展示在一個老人面前,欣喜地訴說著旅程的時候,同時暗暗展示了人之所以孤獨的答案--
每一個旅人,都最喜歡旅途中遇上另一個好旅伴的時刻。
你明白嗎,以一個早年的英國研究為例,研究員尋訪了十歲以下來自不同環境、不同家庭的上百名小孩,請他們將這一生最快樂的一刻記述下來,有的答案是烤肉聚餐、有的是和表兄弟玩水、有的是生日party婚喪party甚麼的,單純誠實的小孩之中,沒有一個人作答為「獨自閱讀、獨自畫畫、獨自看風景看山看水」,自己一個人待著是很恬靜,但心情不會臻至快樂。
如果你不關心別人,別人怎麼關心你呢?如果以為人可以只跟過去的先賢對話而活得出色,日後也許在名聲上出色了,但私底下肯定是孤獨厭世的。
相信大家都曾或多或少閱讀過Dale Carnegie的人性作品,並從中獲益,我不禁要再度分享幾段他經典的言語:
「時時關心別人,你在兩個月之內得到的朋友,要比僅想讓別人關心自己的人,在兩年之內所得到的朋友還多。」
「除非你首先關心別人,否則休想別人會關心你!」
「一個人如果不關心別人,他的生活必遭受重大的阻礙,並且會給別人帶來極大的損害。人類之所以有失敗,都來自這種人性。」
「羅斯福有一天進白宮去見塔夫特總統,正值塔夫特總統與夫人外出,老羅斯福對總統府每個僕人甚至於廚下的女僕,都呼名問好,這就是老羅斯福對於下人們真誠喜悅的具體表現。
看見女廚師愛麗絲時,問她是否還作玉米餅。她回答說有時候還做給僕人們吃,但是樓上的幾位先生現在全不吃了。羅斯福不平的說:『他們太不懂口味了,等我見了總統,一定要這樣告訴他。』
愛麗絲欣喜的跑進廚房,拿了一塊玉米餅給羅斯福,他接過來,一邊走,一邊吃,還同園丁或工人打招呼。他和每個人親切的談話,就同他作總統時一樣。僕人們互相低聲談論,有位老僕眼裡含著淚水說道:『這是我這幾年來最快樂的一天,就是有人拿一百塊錢來,我也不換。』」
所有人都喜歡別人的關心。那是一條不變的道理。
主角老兄本來未察覺這一點,因而在荒野中,靠著幾本好書,活得非常自在,直到某一天他多讀了幾行字,性格忽然轉變--由於我沒讀過原著文字,只好以另一番好記述作比:「靜中生煩惱,忽一日不自在起來,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來進去,只是悶悶的。」--那記述原是寫賈寶玉入青春期的,眼下正好用來描繪「阿拉斯加之死」的主角老兄由反社會性格「歸正」的一刻,這位老兄忽然起意回到現實人煙世界,並且從極簡的荒野需求之中發覺,其實不必和煙火浮華摻在一起,只是有個落腳處,有個伴侶、生養孩子,那便是多麼幸福快樂的事情?於是,他再度拎起包袱。可惜,他終於明白要走時,上天卻定意將他永遠留在荒野裡了。
這個真實故事的成功關鍵,在於深刻呈現了生命必經的反社會階段的思維路線,從見社會不是社會,到見社會仍是社會。主角老兄最後為洪流大水所困,為毒草所侵,病瘦得要命,寫下臨終的澈悟:"Happiness is only real when shared."(真正的快樂在與人分享)
真實世界中,主角老兄的白骨和一應日記文字在幾個月後被發現,並公諸於世。曾經相知並喜愛其爽朗聰慧的那些旅人們,後來也一一在電影工作組前,誠摯地提供了回憶。
上帝要這位老兄如此死去,我們無可回天。未來依舊會有許多聰明人因為哲思的歧途而步上類似的孤獨道路,再回到見山是山的境界,是極需要好運的,那我們何其有幸,在深入淺出的電影作品裡,就有了這樣的鏡鑒,把寂寞自憐的死路,提早彰顯得清清楚楚。
真實場景Magic Bus ,主角老兄在阿拉斯加荒野中的居處 |
真正的克里斯多夫生前留下的照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