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3日 星期五

<走得倉皇> Masjid Istiqlal 伊斯蒂克拉爾清真寺




一樓正廳的招牌大圓頂

作為百年城市,以及現行首都,雅加達儘管髒污不斷,仍有許多值得旅人造訪的地方,位於最高的市標「印尼獨立紀念塔Monas」對面的國家級清真寺,就是一個熱情開放給非回教徒拜訪的好景點;不過在那一天,伊斯蘭長輩把我們帶到小房間關起來伸手要錢花的老練熱情,估計是熱過了頭,燒壞了腦袋。

這座大清真寺,又稱作「獨立清真寺」,你看名字,猜得到是1945年印尼獨立後纔規劃出來的,它確實是由第一任強人蘇卡諾為犧牲的烈士們籌備,召集學士計算角度、建材、體積、隔間以及上述所有數字對應於可蘭經內的象徵意義,要它如同埃及的千年金字塔一樣高深,而直到二十多年後的1978年方才完成,落成時連總統的位子都換人做了,可知道它的蓋築過程不慍不火,該有多麼隆重。


是啊,Istiqlal,唸起來就是端方的字眼,走進寬廣的正門時,剛巧知道了其意為「自由」,登時曲如蝌蚪的文字、烈士的血花、國際戰爭,以及千百年的信仰意念,隨著誦讀聲震懾住我們,我們這樣年輕不曉回教事的外人,腳步也不由得軒昂起來。

好,教徒一天都拜五次,一進來那大廳正好集體在跪拜,專心極了,我們就要上樓去尋個僻靜不打擾人的地方,這時,一個管理員模樣的人喚住我們,請我們略等一等,坐在梯階上待他請個導遊過來。


迴廊很長很長
他大袖飄飄而去,五分鐘後,我們猛地想起,印尼人的時間觀念偏偏就是那麼淡,他說兩分鐘就請到,會不會要等上十倍的時間?那種事也不是沒遇過......「我們等他,時間可不等我們。」在團體中,我是最沉不住氣的了,催大家循梯往上自己逛一逛得了,於是率皆同意,還以為二十分鐘要下樓呢,想不到佔地93公頃的說法並不誇大,在宣禮尖塔、大鼓、天台和迴廊之間,我們就停留了一個小時,但還走不到方形建築的另一頭。



著短褲裙的女士須換上公用的伊斯蘭長袍,長袍雖古,卻也典雅多樣,背景襯托之下,能拍出咀嚼不盡的畫面,這時,作為遊客,已經不虛此行了。

就不必繞完整座清真寺罷,再下樓時,一位西裝筆挺而略嫌肚大的男子,在樓梯邊伸手叫喚我們,說明自己就是那個等不到遊客的導遊,我們是說,倒不必勞你解說,我們已經感受到文化差異的趣味。他則說著,不不,我還是要向你們解釋一番。所以我們就一起進了旁邊的一個小房間。

「坐著聽一下就告辭吧?」我們想,但入裡才發現沒有桌椅,乃是一間乾淨的更衣室,懸著件件繽紛的長袍,和一個捐獻箱。

男子推了方框眼鏡,當然是盡力講英文,很有文化感,說:「我等了你們很久,雖然沒能幫上忙,還是希望你們喜歡這裡,並且捐點錢。」

「啊......要捐多少?」通常我第一次都會問出一些廢話。

「當然隨便你們的心意。這個地方幾十年來,每天有很多人潮,你們也許發現印尼是不算富裕的國家,那些窮人......」他說了一些資料,我是在這點上反正不掏荷包的人,但另一個夥伴聽著煩就掏了幾張小鈔,湊到捐獻箱上,那男子陡然伸掌蓋住箱口,很直接地說:「放我口袋就好了。」

我們嚇了一跳,因為他很坦白,通常坦白是討喜的,今天遇見此人卻有點可惡感,夥伴說:「為甚麼,我們要捐給窮人。」那男子說:「我會幫你們安排錢的用途,可是你看你們六個外國人,捐這麼一點點錢而已嗎?」

跟我一樣,他們互相說了幾句言不由衷的廢話,那男子不太高興了,更坦白:「我們印尼人的薪水才多少你們知道嗎?要你們一個人捐五萬、十萬(約合台幣兩三百元)算甚麼,不過是你們外國人喝一杯星巴克飲料的錢,你們少喝一杯飲料,捐給我,有什麼問題?」

他的比喻非常生動,我當時就深深記了下來。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蘇西洛總統任期內已經把印尼人均所得一連翻了四倍,也不知道印尼是金磚經濟體的大黑馬(兩年後的今天已是金磚四國之首);當時一閃而過的念頭是文化素養-->文明程度-->舒適富裕的簡單邏輯,可是紙上談兵,真說出來簡直是鬼扯蛋了。

我們沒有跟他比喻,總之賴皮不給,氣氛弄得僵了,他終於打開房間,領我們走小路到側棟,打開小門,把我們統統趕了出來,罵道:我就看著你們走出去,你們不該走正門,永遠都不要再來。

惹印尼人生氣的感覺很奇怪,我們首度遇上,個個啞口無言,走過院子,回頭一望人還在那,原要回嘴,想起曾有人說過:印尼人認為收小費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為薪資高的分給薪資少的,是一種符合真理的分享。想一想,也就不要再向小孩子一樣拌嘴了。

進得軒昂,走得倉皇,大清真寺在我們眼裡依然是值得仰視的雄偉建築,不過,千年累積下來的龐大文化,也須跟得上國際腳步的現代文明禮儀去支持,環境健康,外國的錢潮就到位了,你逢人攤伸髒髒的手掌,外國人只好對你溫和說聲:「祝你有一天白手起家!」然後不說再見,再也不見。

後面的宣禮尖塔有66.66米


台灣友人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